![]() |
![]() |
||
格陵兰岛地理格陵兰岛地处北美洲的东北部,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约为217.5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约三万五千多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为一个由高耸的山脉、庞大的蓝绿色冰山、壮丽的峡湾和贫瘠裸露的岩石组成的地区。研究表明,这个岛屿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这些岩石估计至少有37亿年的历史。从空中看,它像一片辽阔空旷的荒野,那里参差不齐的黑色山峰有时也会穿透白色眩目并无限延伸的冰原。但是从地面看去,格陵兰岛则为一个差异非常大的岛屿:夏天,海岸附近的草甸盛开紫色的虎耳草和黄色的罂粟花,还有灌木状的山地木岑和桦树。但格陵兰岛中部仍然被封闭于巨大的冰盖上,在几百公里内既不能找到一块草地,也找不到一朵小花。 格陵兰岛的面积相当于10倍的不列颠岛,约是美国面积的1/4。在全球海洋千千万万的岛屿中,面积达2175600平方千米的格棱兰岛绝对是排名首位的,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以面积大小而论,它比排名第二的新几内亚岛、排名第三的加里曼丹岛、排名第四的马达加斯加岛的总和还要多54559平方千米。格陵兰岛给人印象最深的特征就是它那巨大的冰盖,有些地方冰的厚度达10000米,冰盖占整个岛屿面积的 82%。冰盖产生了巨大的冰川:雅各布港冰川每天将几百万吨的冰排入海中,移动速度约每小时1米。这就形成了众多的冰山,1912年泰坦尼克号巨轮在冰海沉船就是因为撞上了一座冰山。1888年前,还没有人可以成功穿越冰原,同年伟大的挪威探险家费里特乔夫·南森利用雪橇作冰上旅行,穿越了格陵兰岛冰原。 格陵兰岛为一个无比美丽并存在巨大地理差异的岛屿。东部海岸多年来堵满了难以逾越的冰块,由于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交通也非常困难,因此人迹罕至。这就使这一辽阔的区域成为北极的一些濒危植物、鸟类和兽类的天然避难所。 西海岸有世界最大的峡湾,切入内陆约为322公里。包括其首府戈特霍布(已更名为努克)在内的大部分居民点都分布在此地,首府约有13000人。许多年以来格陵兰岛均为丹麦的殖民地,但在1979年丹麦政府允许格陵兰人自治,并通过了“格陵兰自治条例”。 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的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W,而西端亚历山大角则位于73°08′W。作为政治实体,格陵兰岛的总面积约为2415100平方千米,其中170余万平方千米为冰盖所覆盖,占世界淡水总量10%,占全球冰盖的八分之一。格陵兰岛无冰地区的面积约341700平方千米,但是其中北海岸和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几乎为人迹罕至的严寒荒原。有人居住的区域约为150000平方千米,集中分布于西海岸南部地区。由于格陵兰岛全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气候严寒、狂风凛冽。格陵兰岛的年平均温度低于0℃,夏季温度也很少超过10℃,该岛北端的历史最低气温为零下70℃。 格陵兰岛南北纵深辽阔,地区间气候存在重大差异,另外,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出现极地特有的极昼和极夜现象。越接近高纬度,一年中的极昼和极夜就会越长。每到冬季,就有持续数个月的极夜,格陵兰上空偶尔会出现色彩绚丽的北极光,它时而如五彩缤纷的焰火喷射天空,时而如手执彩绸的仙女翩翩起舞,给格陵兰的夜空带来了一派生气。而在夏季,终日头顶艳阳,格陵兰则成为了一个日不落岛。 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所以在漫长的冬季看不见太阳。但是到了夏季,格陵兰迎来了大量来此繁殖的鸟类,很多植物也生长旺盛,大家都竞相充分地利用24小时的日照。 尽管很多岛类来格陵兰岛仅仅是为了繁殖,然后当冬季来临时再飞回南方,但也有些鸟全年都驻足在这里,其中包括雷鸟和小雪巫鸟。格陵兰岛也为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即北极熊的家园,还有狼、北极狐、北极兔、驯鹿和旅鼠等。格陵兰岛北部有大批的麝牛,其极厚的外皮保护它们免受冰冷的北极风冻害。在沿岸水域可以常见到鲸和海豹。 格陵兰矿产主要有铅、锌、铬、冰晶石、煤等矿物。麝牛、鹿、北极熊、鲸、海豹、海象等为该岛著名动物。海鸟和鱼类也很多。经济以捕鱼、狩猎和采矿为主。船、直升机和雪橇是主要交通工具。 |
相关信息世界各国语言
格陵兰岛简介 |
|
北京总公司:海淀区太阳园4号楼1507室 电 话:010-82115891 82115892 bjhyw@263.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