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艳蓉 副教授,博士 教育背景 1993年9月——1997年7月: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士 1997年9月——1999年7月: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 1999年9月——2002年9月: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国际金融法方向)博士 2002年10月——2004年9月:北京大学法学院金融法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4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经济法学科) 研究领域:金融法、国际金融法、商法、资产证券化等结构性融资 研究成果 著作: 1.洪艳蓉 著:《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2005年2月第二次印刷。 2.洪艳蓉 等著:《房地产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修订版将于2010年出版。
主要论文: 1.洪艳蓉:《现代公司法中的小股东权益保护》,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5期; 2.洪艳蓉:《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利益的较量—不可诉补贴介评》,载《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3.洪艳蓉:《现代民法中的弱者保护》,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洪艳蓉:《商业秘密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载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1期,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洪艳蓉:《司法改革中的律师回避问题》,载《法学》2001年第7期 6.洪艳蓉:《美国证券法对资产证券化的规范与借鉴》,载《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 7.洪艳蓉:《银行监管的海外经验概述与借鉴》,载《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8.洪艳蓉:《国内资产证券化实践述评与未来发展》,载《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第9期。 9.洪艳蓉:《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10.洪艳蓉:《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研究》,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7期。 11.洪艳蓉:《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竞争与协调》,载《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9期。 12.洪艳蓉:《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功能与运作机制——比较法下的制度完善》,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3期。 13.洪艳蓉:《信贷资产证券化投资者保护机制探讨》,载《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第6期。 14.洪艳蓉:《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制度设计与保障》,载《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15.洪艳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行政执法机制研究:“独立”、“高效”与“负责”》,《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1期。 16. 洪艳蓉:《危机之辨:次贷证券化与金融监管》,载《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6卷第2期(200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7. 洪艳蓉:《公司债券的多头监管、路径依赖与未来发展框架》,载《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4期。 18. 洪艳蓉:《从雷曼迷你债券案看香港证券业专业投资者制度》,载郭峰主编:《金融服务法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版。
主要译文 1. 伯纳德?S?布莱克:《强大证券市场的法律和制度前提》,洪艳蓉 译,载《金融法苑》2003年第7期。 2. 约翰?H.法勒:《寻求比较公司治理恰当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论》,洪艳蓉译,载《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哈尔?S?斯科特《国际金融综述:法律与监管》,洪艳蓉、肖理 译,载《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4卷第1期(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荣誉奖励 1、获得北京大学2008年北京银行奖教金。 2、参会论文《信用卡危机的法律治理与启示——以美国2009年<信用卡问责和信息披露法>为例》,获得2009年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一等奖。 社会职务 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金融法苑》执行主编
主持的主要课题 1、主持司法部国家法制与法学理论2003年课题:《证券市场监管权研究》,项目批准号:03SFB2017。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2005年课题:《信贷资产证券化投资者保护机制》,项目批准号:05JC820039。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06年课题:《金融监管独立性研究》,项目批准号:06CFX015。 4、 主持北京大学ACOM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2005年课题:《国内消费金融的法制环境与问题》,课题成果获得该中心2005-2006年度最佳报告荣誉;主持北京大学ACOM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2009年课题《非法集资的司法界定与监管预判机制》课题。 5、主持证监会法制研究2007年课题:《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