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刚教授
所属科室:人口与环境研究室 研究方向:人口理论与方法,从事生育率、婚姻家庭、人口政策、人口预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生教学:高级社会统计学、高级社会统计专题研究 所任职务:博士生导师 Email:zguo#pku.edu.cn(请用@替换#) 学历及研究培训: 1993年在美国布朗大学人口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5年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硕士学位; 198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0年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 1994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评为教授。 1991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评为副教授。 1987年7月: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评为讲师。 1985-1999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 受聘: 国家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团成员;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 个人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2006-2009): 对中国家庭户的人口学分析——纪念费孝通先生逝世三周年,载马戎等主编:《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 近年生育率显著“回升”的由来——对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的评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2期。 从人口普查数据看族际通婚夫妇的婚龄、生育数及其子女的民族选择,《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关于中国家庭户变化的探讨与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3期。 再论队列平均子女数不能作为当前TFR的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5期。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BelowReplacementFertilityinMainlandChina.InZhongweiZhaoandFeiGuoed.:TransitionandChallenge.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Pp.54-70. 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 人口研究发展过程的启示,《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人口预测模拟报告,,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编:《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上册),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001-1156页。 认真做好当前生育水平的监测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需求满足方式的因素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不同生育政策下人口现状的探索,载蔡方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第250-285页。 LivingarrangementoftheoldestoldinChina.InZengYietaled.,LongerLifeandHealthyAging.Springer:2006:Pp.261-272. 泊松回归在生育率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4期。 孩次递进比的计算与调整生育指标的理解,《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5期。 农村二孩生育间隔的分层模型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当前生育水平与未来人口展望,载曾毅等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7-94页。 其他合作研究成果(2006-2009): MorganS.Philip,GuoZhigang,andSarahR.Hayford.China’sBelow-ReplacementFertility:RecentTrendsandFutureProspects.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BlackwellPublishing:Volume35,Number3,September2009:Pp.605–629. 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1期。 GuBaochang,WangFeng,GuoZhigang,andZhangerli.China’slocalandnationalfertilitypoliciesattheendofthetwentiethcentury.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BlackwellPublishing:Volume33,Number1,March2007:Pp.129-147. 翻译学术著作(2006-2009): 郭志刚等(译),《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更新至Stata9.0》,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郭志刚等(译),《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第2版》中文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 学术获奖(2006-2009): 郭志刚,“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2008年9月获北京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2006年获第四届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郭志刚等,“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2006年获第四届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郭志刚等,《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目标人群测算研究报告,载《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报告?测算方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于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社会学类二等奖。 主持和承担研究项目情况(2006-2009): 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08ARK001,2009年立项,计划2011年底完成。 2005年全国1%人口调查:生育水平研究,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立项,2008年结项。 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数据的生育率分析,国家人口计生委,2007年立项,同年结项。 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目标人群测算,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07年立项,同年结项。 我国城乡、东中西部老年家庭结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老年人口家庭、健康与照料需求成本研究”(曾毅为负责人,项目编号:70533010)的子课题,2006年立项,计划2009年底完成。 家庭代际关系的人口社会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5年立项,2008年结项。 人口方法论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课题编号:05BRK007。2005年正式立项,2008年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