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公司 021-31200158 010-82115891/5892
 
论文翻译
· 论文翻译介绍
· 论文翻译业绩
· 英文论文撰写
· 国外核心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
· 学士论文翻译
· 硕士论文翻译
· 学术论文翻译
· 学术论文翻译案例
· 外语类大学师资介绍
· 北京高校师资介绍
· 上海高校师资介绍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翻译 > 北京高校师资介绍 >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汝东


陈汝东

所在系:传播学系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8—)
副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1.9—2010.7)
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8—2001.8)
讲师,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7—2000.7)

研修,日本早稻田大学(2005.9—2006.8)
研修、讲学,美国曼隆学院(Menlo College)(2002.1—2002.5)
讲学,韩国顺天国立大学中文系(1998.3—1999.2)

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992.9—1995.7)
硕士,山东大学,中文系(1989.9—1992.7)
本科,山东省教育学院,中文系(1985.9—1989.6)

社会职务:
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会长(2007.7—)
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2007.7—)兼秘书长(2003.5—)
国际修辞学史学会理事(2009.7—)
《国际修辞学研究》主编、《韩中语言文化研究》、Susahak(《修辞学》)海外编委等


研究领域:

1、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理论与应用:社会心理修辞学、认知修辞学、视觉修辞学、传播修辞学、新闻修辞学、语言伦理学、对外汉语修辞学、对外汉语教学。
2、传播学理论与应用:语言传播学、传播伦理学、新闻伦理学、话语学、传媒政策、传媒发展史、传播学史。

近期研究兴趣
新兴修辞学交叉学科、传播学新兴交叉学(语言传播学、传播修辞学、视觉修辞学;新闻伦理学、传播学史、传媒产业政策与改革)

授课课程:
1、在国内高校担任过的课程:基础汉语、汉语写作、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实用汉语修辞、汉语修辞学、传播伦理学(本科、留学生等)。
2、在国外担任过的课程:初级汉语、汉语视听觉、高级汉语口语、中级汉语、时事汉语(韩国国立顺天大学);Chinese Customs and Culture(美国加州Menlo College)。
3、现任课程:汉语修辞学、传播伦理学、传媒发展史(本科生专业课)、汉语修辞学(全校本科生通选课)、传播伦理与法制(远程教育课);社会心理修辞学、认知修辞学、传播伦理学研究、传播学史(研究生专业课)等。

专著

1.陈汝东《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Chinese Rhetoric for Foreigners),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3.陈汝东《语言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陈汝东《认知修辞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陈汝东《传播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修辞学论文集》(第8集),陈汝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陈汝东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国外国际会议特邀大会学术报告:
4、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修辞学教育,第11届韩中论坛,2009年9月19日,韩国关东大学。
3.Chen Rudong, Rhetorical Thought Comparison of Ancient China and Ancient Greece: From Confucius to Aristotle, Plenary Addre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Rhetoric: Asia and Western World, November 10-12, 2006, Seoul,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Building, Korea University.
2.陈汝东,论视觉修辞学——一种语言学方法,日本现代中国语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2006年6月25日,日本东京东洋大学。
1.Chen Rudong, Chinese Rhetorical Thought before the Qin Dynasty: Theory and Practice, Plenary Address,The 15th B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Rhetoric,July 12-16, 2005,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S.A.

国外学术演讲:
4.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Approach of Chinese. Takushoku University, July 4, 2006.
3. On Audience Ethics of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Waseda University, Jun. 28, 2006.
2.论视觉修辞研究,日本早稻田大学中文系,2005年11月12日。
1. Number and Voice Supersti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Its Valu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tudy Group's Meeting, Waseda University, Nov. 17, 2005.

国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4.The Innovative Perspective in the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Rhetoric,The 17th B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Rhetoric,Université McGill (Montréal, Québec, Canada) 20-26 juillet 2009.
3.论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内容与方法,第9届韩中文化论坛,2007年 8月25日,韩国,济州大学。
2.On Chinese Religious Rhetoric,The 16th B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Rhetoric,Palais University, Strasbourg,France,July 24-28, 2007.
1. Ru-dong CHEN, Takeo TATSUMI and Yasunari HARADA, On Recipient Ethics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Glocalisation: Bridging the Global Natur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oc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The Ninth ETHICOM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and Ethical Impa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rch 27-29, Meiji University, Tokyo, Japan.

国外国际会议大会主持:
2.主持基调讲演,第9届韩中文化论坛,2007年 8月25日,韩国,济州大学。
1.Chair,Plenary Address,Michael LEFF, The Expedient, the Honorable, and the Sacred : Rhetorical Topics
and the Religious Imperative,The 16th B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Rhetoric,Palais University, Strasbourg,France,July 27, 2007.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国外期刊:
43、论全球化时代的东亚修辞学教育,《韩中语言文化研究》第22辑,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韩国中国言语文化研究会编,2010年2月。
42、论北京奥运会中的视觉修辞类型、方法和功能(合著),Susahak(《修辞学》,韩国), 2009.9, Korea.
41、Rhetorical Thought Comparison of Ancient China and Ancient Greece: From Confucius to Aristotle, Korean Journal of Rhetoric,2007.9.
40、On Chinese Religious Rhetoric. ?New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Rhetoric?, Sof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39、Rhetoric in East Asia: China and Japa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edited by Wolfgang Donsbach,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8.5.
38、先秦时期的汉语修辞学思想:理论与实践,(汉语和韩国语版),Susahak(《修辞学》,韩国), No.3. 2005, Korea.
37、Besonderheiten und Tendenzen der Verwendung nichtstandardisierter Schriftzeichen in der ?ffentlichkeit(目前社会用字中的不规范现象及其特点和趋势),CHUN(《春》)(德国)1998年·14。

国内期刊:
[传播学]:
36、论人类传播秩序————一种比较修辞学视角,《人类文明中的秩序、公平公正与社会发展》,关世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5、数字语音迷信的民族差异比较及其传播修辞价值,《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4、受众伦理规范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3期。
33、论传播受众伦理,《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2、论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媒体道德建设,《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文集》,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8月,16页-22页。
31、新闻中谐音现象的传播价值,《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5期。
30、论传播伦理学的理论建设,《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9、也谈新闻标题中的复用方法,《新闻与写作》2002第4期。

[话语学]
28、论话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7、论话语学的学科建构,《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2卷第1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26、话语学研究现状与趋势,《社会科学报》2008年2月14日第5版。

[语言伦理学]:
25、话语理解中的道德准则,《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4期。
24、语言伦理学----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兴学科》2000年第4期。
23、论言语道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伦理学》1998年第3期。
22、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语文建设》1998年第5期。
21、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语文建设》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6期。
20、论语言文明,《语文建设》1996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2期。

[修辞学]:
19、论汉语宗教修辞,《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中国修辞学会编、陈汝东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18、岛村泷太郎的修辞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影响,《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中国修辞学会编、陈汝东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17、东西方古典修辞学思想比较——从孔子到亚里士多德,《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转摘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第2期。
16、论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建设,《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修辞学论文集》第十集,中国修辞学会编、王德春、李月松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15、论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建设,中国修辞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大会学术报告,2005年6月16日.厦门.集美大学。
14、论修辞的视觉效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修辞学论文集》(第八集),陈汝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论视觉修辞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2、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1、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10、话语角色冲突的类型、原因及其消除,《汉语学习》2003年第3期。
9、应用语言学及其学科建设论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8、认知修辞学的性质、理论来源及现实基础,《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转摘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第2期。
7、民族心理视角下的语言及其运用,《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6、论修辞的四个微观原则,《术语与标准化》,2000年第4期。
5、当前城市社会用字中的不规范现象及其成因和对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语境认知的修辞价值,《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3期。
3、瑞查兹及其修辞研究(上、下),《修辞学习》1998年第1期、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年第7期。
2、论修辞的社会心理原则,《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5期;转摘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3期。
1、言语行为理论的修辞学价值取向,《修辞学习》1996年第4期。

译著:

1、西方修辞学研究的当前趋势,[美国]艾伦?葛络斯 著,陈汝东译,《面向21世纪的修辞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暨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全球修辞学史研究,[美国] 劳伦斯?葛林(Lawrence D. Green)著,陈汝东 译,《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论争:传播理论的跨文化解读,[美国] 劳伦斯?葛林(Lawrence D. Green)著,陈汝东 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女性修辞:北美研究现状,[加拿大]戴安娜?德豪赛-邦妮著,陈汝东、温雅译,《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中国修辞学会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5、西方修辞学概览,[美]迈克尔?莱夫著,陈汝东、王晓峰译,《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中国修辞学会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6、论韩国修辞敏感规范的发展——评估交流能力,[韩国]李英薰著,陈汝东、温雅译,《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中国修辞学会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7、八股文是生是死?——对一种受蔑汉语修辞形式再生可能性的探讨,[澳]柯安竹著,陈汝东、王湘宁译,《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中国修辞学会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翻译语种 更多>>
英语翻译 德语翻译 法语翻译
俄语翻译 日语翻译 韩语翻译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荷兰语翻译
乌克兰语 意大利语 波兰语翻译
丹麦语翻译 希腊语翻译 泰语翻译
瑞典语翻译 越南语翻译 阿拉伯语
专业范围 更多>>
· 安全环保 · 能源电力 · 银行保险
· 法律翻译 · 天文地理 · 钢铁冶金
· 航空航天 · 道路桥梁 · 地质采矿
· 建筑工程 · 金融财会 · 经济管理
· 交通运输 · 仪器仪表 · 医疗器械
· 医药卫生 · 石油化工 · 机械电子
译者 更多>>
· 法语机电专业翻译 张先生
· 法语财经专业译者--王先生
· 法语金融保险专业译者 --...
· 法语翻译石油化工专业译者 ...
· 德语电子专业翻译 黄女士
· 德语法律专业翻译 李先生
· 德语医药翻译 赵女士
· 法语机电专业翻译 张先生
· 法语财经专业译者--王先生
· 德语财经金融保险专业译者 ...
· 德语石油化工专业译者 --...
· 法语金融保险专业译者 --...
· 法语翻译石油化工专业译者 ...
业绩 更多>>
· 德语翻译项目部分成功案例介绍
· 法语翻译项目部分成功案例介绍
· 葡萄牙语翻译项目案例介绍
· 意大利语翻译部分项目列表
· 西班牙语翻译部分项目介绍
· 俄语翻译部分项目介绍
· 日语翻译部分项目
· 小语种部分翻译项目介绍
上海漕溪北路38号20G 电话:021-31200158 shkehu@263.net,QQ:390645976
北京海淀区太阳园4号楼1507室 电话:010-82115891 82115892 bjhyw@263.net QQ:800022641
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奥林匹克花园7D202 电话:15034183909 Email:tykehu@163.com
京ICP备05038718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