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翻译 |
|
|
|
吴伟陵 |
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多项国家级代号工程:我国邮电干线大会战;研制我国第一代数传机的6401工程;研制第一代国内卫星的706工程;研制第一代战略散射通信的107工程等。获1977北京市科技大会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编辑本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科研活动 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从事无线与移动通信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两项,国家“863”项目五项,国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项,部级项目三项。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一级学报近100篇。主编国家级教材三本:《信息处理与编码》、《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邮电百科全书》电信卷等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编辑本段社会兼职及其它荣誉 现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1992年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邮电部优秀教师。曾任IEEE北京分会执委十年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部第六届评审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信息科学评委会特邀评委,邮电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通信类主任委员,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评审组成员,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委等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