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翻译 |
|
|
|
简水生 |
简水生 性 别:男 出生年月: 1929年10月 职 称:教授 办公电话:51688016 电子邮箱:ssjian@center.njtu.edu.cn 办公地点:光波所 个人简介: 简水生,中科院院士,光纤通信、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全光网络、空间光通信及电磁兼容专家。1929年10月25日出生于江西萍乡。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1957至1960年在莫斯科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研究生学习。北京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电信学院名誉院长、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首创了消除螺旋效应的屏蔽理论,研制成我国的小同轴电缆和内屏蔽对称电缆。创立了JN和IK函数,丰富了Bessel函数理论,研制成有源层双沟道1.3μm和1.55μm 动态单纵模激光器,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成异型钢丝超强型、蜂窝型等一系列的束管式新型通信光缆,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研制成我国第一根偏振保持单模光纤,三万至三十万象素石英传像光纤,双窗口零色散平滑低色散单模光纤。1995年9月主持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利用漏泄波导综合光缆和光纤陀螺实现高速铁路列车实时追踪系统的研究”,在1996年底至1997年初北京东郊环行铁道每小时200km以上提速实验中取得了成功,国家验收认为,研制的漏泄波导综合光缆和将光纤陀螺定位技术应用于铁路列车的定位实验均属国际首创。2000年2月研制成16×10Gb/s宽带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成功进行了系统传输600km的演示实验,863专家验收认为,在宽带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技术上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做出了创新成果。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高级人才,积极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关键技术建议。先后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聘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高级顾问,江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顾问,北京市工业化促进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政府特聘专家。 研究方向: 全光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及器件,光电子器件与光纤传感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子项目: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NSFCnet-DWDM光纤传输系统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及波分复用系统中色散补偿的实用化光纤光栅 (3) 国家“863”计划项目:40Gb/s光时分复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4) 国家“863”计划项目:16×10Gb/s宽带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研究 (5) 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漏泄波导综合光缆的磁悬浮列车通信系统方案研究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光网波长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失配耦合多芯光纤光栅的复用/解复用器 (8) 国家“863”计划项目:WDM超长距离光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9) 国家“863”计划项目:新型特种光纤(A类) (10) 国家“863”计划项目:稀土掺杂光纤 学术著作: 简水生 通信线路原理.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简水生 小同轴通信电缆.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获奖荣誉: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和先进个人称号 1982年 出席全国铁路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 1984年 北京市劳动模范 1985年 全国铁路优秀教师 1985年 铁道部优秀论文一等奖 1986年 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1986年 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 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0年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0年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1年 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 1991年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 全国首届茅以升铁道科技奖 1993年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4年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 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 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 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 信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 詹天佑大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