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翻译 |
|
|
|
白秉哲 |
白秉哲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金属学会相变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超塑性学术委员会、半固态学术委员会委员。核心学术刊物《稀有金属》(中文版和英文版两份刊物)副主编。 时间 地点 工作或学习 1965~1970 北京大学物理系 学习 1970~1972 河北省霸县 劳动锻炼 1972~1978 河北省霸县 中学教师 1978~1979 北京大学物理系 进修生 1979~1982 清华大学 硕士研究生 1982~1999 北京机电研究所 科研 其中1987~1991 清华大学 论文博士工作获得博士学位 1999~ 清华大学材料系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常务理事,金属学会相变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核心期刊《稀有金属》副主编及《金属热处理》、《锻压技术》、《材料热处理学报》、《热处理》、《Rare Metals》等刊物编委。 研究概况 主要研究领域为贝氏体钢、贝氏体相变、材料超塑性等。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973”、“863”、军工重点、部委项目等。在超塑性研究中,始终把量大面广的工业合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非理想材料超塑性”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在超塑性变形各向异性、非均匀性的规律及控制、超塑性变形中材料显微组织变化规律等方面取得进展。他首先提出并研究了超塑性变形中显微组织“动态平衡”规律。这些方面的研究得到美、俄、印度等国超塑性专家的合作和认可。实验和理论方面的进展,已在超塑性成形中得到应用,在钛合金、铝合金超塑性成形中降低成本,提高成品率和成形件质量。成形零件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应用。 在粒状贝氏体相变等方面的实验及理论研究具有独到见解。负责的“973” 课题“1500MPa级经济型合金结构钢”从“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整体方位研制成功高强韧性1500MPa经济型合金结构钢,该钢具有优异的强韧性、抗应力腐蚀性能等,制成的大型14.9级高强螺栓等已经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上应用。 负责“贝氏体钢研究及推广中心”的工作。贝氏体钢研究及推广中心是科技部和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设立的国家级科技推广中心,该中心的贝氏体钢研究及推广工作被清华大学列为十大推广项目之一,该中心发明及推广的Mn系空冷贝氏体钢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的显著特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种贝氏体钢产品在能源、交通、机械、建筑、铁路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奖励与荣誉? 国家发明二等奖(1986)钛合金高压球形气瓶超塑成形 第三发明人 ? 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超塑变形中显微结构“动态平衡” 第一获奖人 ? 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超塑变形若干问题研究 第一获奖人 ? 机械部一等奖气瓶用钛合金超塑性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注:共有两个子课题) ?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 ? 杜邦科技创新奖(2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