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翻译 |
|
|
|
李欣 |
陈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主任助理 [个人简况] 陈玲,浙江衢州人。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2008年在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8年留校任教。 自2005年7月起历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主任助理,主要负责该中心研究项目管理、学术活动和对外交流。 [联系方式] 电话:62788871, 电子邮件:chenling@tsinghua.edu.cn 研究领域政策过程研究;科技与创新政策;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 研究概况在研课题: 1. 《新能源革命背景下的我国产业安全体系建设研究》,商务部委托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课题,本人为项目参与人,负责石化行业研究,2010年。 2. 《若干重大创新政策问题研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项目负责人:陈玲、薛澜,2009年。 3.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财税政策及分类机制研究》,教育部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项目负责人:薛澜、陈玲,2008年。 4. 《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实证研究和优化理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陈玲,2007年。 学术成果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实证研究和优化理论》、科技部《若干重大创新问题研究》、校内985专项《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商务部《新能源革命与产业安全研究》、北京市市政管委、路政局等多项课题,并参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咨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国际会议: 1. Chen, Ling; Zhao, Jing; Xue, Lan. “Pick-winner or Mixed together?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and Accountability of China’s Healthcare Reform”. 71st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ASPA), San Jose, California, April 9 - 13, 2010. 2. Chen, Ling; Lin, Zeliang; Xue, Lan. “Dual Incentive Model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How do local governments promote the New Energy Car Industry in China?”. Conference on Chinese Approaches to National Inno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California, June 28 - 29, 2010. 3. Chen, Ling; Xue, Lan. “The Position of China’s Advanced Technology Industries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ts Upgrading Strategy: A Case Study on IC Industry”, Joint Symposium of US-China Advanced Technology Trad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eijing, China, October 23-24, 2009. 学术论文: 4. Chen, Ling; Xue, La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accepted. 5. Ling Chen, Gang Zhang. “China: How one child was deemed enough”. Nature, 23 Jul 2008, Vol. 454. 6. Ling Chen.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Negotiation Network: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at OECD Reviews of Innovation Policy: CHINA. OECD Press, 2008.9. 7. Ferrantino, Michael J., Koopman, Robert, Wang, Zhi, Yinug, Falan, Chen, Ling, Qu, Fengjie and Wang, Haifeng,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al Reconciliation of Trade in Advanced Technology Products: The Cas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y 2008).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rn.com/abstract=1132748 8. 陈玲,薛澜:《“执行软约束”是如何产生的?——揭开中国核电迷局背后的政策博弈》,《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11月,拟将刊出。 9. 陈玲,林泽梁,薛澜:《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动机与策略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9月,第50-56页。 10. 陈玲,薛澜,赵静,林泽梁:《后常态科学下的公共政策决策:以转基因水稻审批过程为例》,《科学学研究》,第28卷第9期,第1282-1289页。 11. 陈玲,赵静,薛澜:《择优还是折衷?——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和共识决策模型》,《管理世界》,2010年第8期,第59-72页。 12. 薛澜,陈玲:《制度惯性与政策扭曲:实践科学发展观面临的制度转轨挑战》,《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8期,第7-9页。 13. 陈玲,王晓丹,赵静:《发展型政府:地方政府转型的过渡态——基于沪、苏、锡的海归创业政策案例调研》,《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七卷,第3期,第47-51页。 14. 陈玲,薛澜:《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产业升级: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6期,第36-46页。 15. 陈玲:《官僚体系与协商网络:中国政策过程的理论建构与案例研究》,《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第5卷,第46-62页。 16. 薛澜、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第99-103页。 17. 陈玲:《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模型与实证》,《公共管理学报》,第2卷第2期,2005年5月,第87-91页。 18. 陈玲,苏竣,茅炫:《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研究》,《科学学研究》, 2004年第6期,第583-588页。 19. 薛澜,陈玲,董秀海,喻彤钰,王本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AAU提供的参照与借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4卷第3期,2003年6月,第18-32页。 20. 苏竣,陈玲:《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44期, 2002年12月,第114-118页。 21. 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科学学研究》,第19卷第四期, 2001年12月, 第28-31页。 22. 冯彩莉,陈玲:《WTO与绿色贸易壁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21卷,2000年第11期,第31-33页。 近期政策报告: 1. 陈玲,苏竣,欧训民等:《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案件处置标准与协调机制研究》,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委托课题,2010。 2. 陈玲、薛澜,梁正,王晓丹,赵静:《促进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发展的科技政策》(政策咨询报告),科技部委托课题,2010。 3. 陈玲,薛澜,梁正,王晓丹,赵静:《外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可行性调查》,企业委托课题,200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