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翻译 |
|
|
|
王兵 |
王兵,副教授,1977年2月出生,河北唐山人。1996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05年1月博士毕业并留校工作至今。 通讯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4 电话:010-62772112 电子邮件: wbing@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1996年9月-2000年7月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本科毕业。 2000年9月-2005年1月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后成立航天航空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2005年3月-2006年10月 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任职助理研究员; 2006年10月-2008年4月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洪堡”访问学者; 2008年5月-2010年11月 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动力及推进技术研究所任职讲师; 2010年12月-今 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动力及推进技术研究所任职副教授。 学术兼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Numerical Heat Transfer》、《Computational Mechanics》、《工程力学》、《推进技术》等期刊审稿人。 社会兼职国家节能中心专家 研究领域湍流燃烧与多相流动理论、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液体火箭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及技术等研究; 能源与环境相关领域研究。 研究概况1. 动力与推进技术中的基础科学研究 两相湍流、颗粒动力学、湍流燃烧、大涡模拟、直接模拟等,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 2. 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 推力室燃烧过程、冷却技术、密封技术等,课题来源:军口863,军工横向课题等。 3. 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 超音速燃烧与两相流动机理、模型与仿真技术等,课题来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4. 能源与环境力学 新能源技术、新能源的推进理论、污染物弥散与控制等,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交叉基金等。 奖励与荣誉1996年-2000年在学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包括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金、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获得清华大学“十优秀研究生”,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2003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9年获得《气体物理-理论与应用》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0年获得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陈学俊”青年论文奖。 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教学成果奖)。 学术成果在所从事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如《Int. J. Heat Mass Tran.》、《Num. Heat Tran.》、《Int. J. Numer. Meth Fluid》等;在国内力学、动力推进学科的重要期刊如《力学学报》、《工程力学》、《航空学报》、《航空动力学报》、《推进技术》、《工程热物理学报》等发表文章50篇。 代表性论著: [1]. Wang B, Zhang H Q, Wang X L. Evaluation of particle stochastic separated flow models via large eddy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10, 21(7): 867-890. [2]. Wang B, Zhang H Q, Wang X L.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near-field dynamics in a particle-laden round turbulent jet.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10, 23: 162-169. [3]. Wang B, Manhart M, Zhang HQ. A study on turbulence modulation via an analysis of turbulence anisotropy-invariants. Science China Series G-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10, 53(3): 508–513. [4]. Wang B. Inter-phase interaction in a turbulent, vertical channel ?ow laden with heavy particles. Part II: Two-phase velocity statistical proper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0, 53: 2522–2529. [5]. Wang B. Inter-phase interaction in a turbulent, vertical channel ?ow laden with heavy particles. Part I: Numerical methods and particle dispersion proper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0, 53: 2506–2521. [6]. Wang B, Zhang H Q, Wang X L. Particles modulations to turbulence in two-phase round jets.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9, 25(5): 611-617. [7]. Wang B, Zhang H Q, Wang X L. A Time-Series Stochastic Separated Flow (TSSSF) Model for Turbulent Two-Phase Flows.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B-Fundamental 2009, 55 (1): 73-90. [8]. Zhang H Q, Wang B, Chan C K, Wang X L.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a dilute particle-laden turbulent flow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Science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y Science 2008, 51 (11): 1957-1970. [9]. Wang B, Zhang H Q; Wang X L.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particle response to turbulence along its trajectory in a backward-facing step turbulent 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6, 49 (1-2): 415-420. [10]. Cui J L, Zhang H Q, Wang B, Rong Y, Wang X L. Flow visualization and laser measurement on particle modulation to gas-phase turbulence. Journal of Visualization, 2006, 9 (3): 339-345. [11]. Du T, Wu Z N, Wang B. On steady state computation of turbulent flows using k-ε models approximated by the time splitting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2006, 51(1): 77-115. [12]. Wang B, Zhang H Q, Chan C K, Wang X L. Flow Velocity fluctuations in a particle-laden turbulent flow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CMC, 2004,1:275-288. [13]. Wang B, Zhang H Q, Wang X L.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SGS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SGS turbulent dissipation in a backward-facing step turbulent flow. Chinese Physics Letter, 2004, 21:1773-1776. [14]. 卢浩,王兵,张会强,王希麟. 不同粒径粗糙元对壁面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31:1143-1147. [15]. 曹红军,张会强,王兵,林文漪. 基于有限反应速率的扩散燃烧大涡模拟.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31:871-874. [16]. 王兵. 大涡模拟与直接模拟研究稀疏气固两相湍流规律综述. 工程力学,2009, 26:213-221. [17]. 王兵,张会强,王希麟. 两相圆湍射流颗粒弥散与速度相似性大涡模拟. 航空动力学报,2009, 24:1464-1469. [18]. 王兵,刘毅,王希麟. 两相圆湍射流大颗粒调制作用的PDPA试验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 30:1144-1148. [19]. 燕小芬,王兵,王希麟. 颗粒对小突片喷口湍射流调制的研究. 推进技术,2007, 28, 253-260. [20]. 王兵,张会强,王希麟. 颗粒在大涡结构中的弥散. 力学学报,2005, 37, 105-109. [21]. 吴子牛,王兵,周睿,徐姗姝. 空气动力学(上、下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0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