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翻译 |
|
|
|
傅水根 |
傅水根,1945年11月生,江西省吉安地区峡江县人。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农业机械系汽车拖拉机专业,197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晋升为讲师,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择优晋升为教授,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聘任为校级一类课程主讲教师,2002年兼任责任教授。《机械制造实习》北京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任金属工艺学实验室主任,金属工艺学教研室主任(1992-2003),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 先后讲授和辅导过机械制图、机械力学、机械设计及机械原理、金工实习、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工业系统实践等课程。近五年讲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特种加工、机械制造实习(机类)、机械制造实习(非机类),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研究生课程,英文授课)、实验室科研探究等课程。讲课重点突出,思路开阔,密切联系工程和研究实际,注重引入科技前沿知识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重视教书育人,教学效果优秀。 主编、参编、策划、主审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北京市重点精品教材等文字和电教教材如《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现代工程技术训练》和《特种加工—电声光部分》等著作30多本,主编第六届国际现代工业培训学术会议论文集1部(英文版),主持完成译著2部,编著个人主笔的《探索工程实践教育》论文集1部。在《清华大学学报》、《中国大学教学》等国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受资者学术会议、北美制造国际会议、国际现代工业培训学术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科研和教研论文160余篇。其中11篇被教育部、北京市高教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华北地区和全国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等评为优秀论文。所发表论文和学术报告中提出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有关实践的内涵等一系列创见,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有力地推动着我国该领域的相关课程改革与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984年10月-1986年10月由国家教委公派留学。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两年,任伯明翰大学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党支部书记兼XX会副主席,被伯明翰大学学术执行委员会授予名誉研究员称号。回国前夕,获我国驻英大使胡定一签发的“优秀留学生”称号。1991年元月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邀请,参加由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团的代表团访问美国。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受资者学术会议上代表5所大学的同行专家作学术报告。2002年受教育部委派,作为代表团团长,带领9所重点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主任,考察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训练和管理。结合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的实际,写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考察报告,对我国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践教学改革和基地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