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翻译 |
|
|
|
蒋劲松 |
蒋劲松,男,1959年10月31日生于湖南省澧县。汉族。1982年1月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2-84年在湖南益阳师专马列室和历史科任教师。1984-87年在武汉大学攻读美国现代史,并于1987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9-2005,7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张庆福教授,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并于2005年7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人物生平 1987-99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研究发达国家宪法和议会制度。1988年获办公厅所授助理研究员职称(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不再授予专业技术职称);1993年起任副处级调研员。1999年7月~2009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工作。2000年8月起任副研究员,2004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2006年8月起任研究员。2007年6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8月起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2008年8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09年6月11日调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宪法学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 2000年1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聘为特约研究员。 2005年5月起任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2005年10月起受聘为加拿大议会研究中心顾问。 2006年10月21日起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比较宪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2006年12月17日起受聘为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08年5月起任北京市人大理论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人大理论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教学经历 大本毕业后,担任师专教师二年零八个月,讲授了“世界现代史”课程。 在美国作访问研究期间,为美国斯普林菲尔德的伊利诺宜州立大学立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作了关于中国地方人大及其研究状况的学术报告(英语),为印第安那大学政治学系师生作了关于中国全国人大的的学术报告(英语),还为印第安那大学中国留学生作了关于中国人大制度的学术报告。 在香港大学作访问研究期间,先后作了关于中国人大制度、责任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其中第一个用英语讲。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的硕士研究生讲授了中外代议制度课程。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外国留学生作了关于中国全国人大制度的学术报告。 为北京市人大理论研究会与北京联合大学人大制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人大干部培训班作了关于中外代议制度比较的学术报告。 为外交学院政治学系的师生作了关于责任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 为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系师生作了关于中外代议制度比较的学术报告。 多次为加拿大议会研究中心访华团作关于中国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中国立法公开的学术报告(英语)。 学术活动 1988年1-2月作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代表团成员访问了美国国会、伊利诺宜州议会和加利福尼亚州议会。 1995年10-11月作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代表团成员兼翻译,访问了英国议会、曼彻斯特市议会和苏格兰议会。 1995年创意、并自1996年以来成为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美、英、法、德、意、日六国议会比较研究项目课题组的核心成员。 1998年12月1-10日,作为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研修团成员访问了日本东京都议会。 1998年以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世界各国议会全书编委会副主任兼执行副主编,该项目由福特基金会资助。 2001年2月1日-14日,作为访问学者访问香港大学法学院,并在该学院作以“中国全国人大制度模式”为题的学术报告;还顺访了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香港研究处。 应德国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并承其资助,于2001年4月20日-6月20日访问德国联邦议会,受到联邦议会沃尔夫刚·泽的友好接待。 2002年4月24日,应东南亚组织驻华使节团邀请,给该使节团作《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意义》的学术报告。 受福特基金会资助,应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邀请,于2002年5月19日至9月14日在该学会对美国国会作访问研究;并应印第安那大学政治学系邀请,于2002年9月15日至2003年8月10日在该系继续对美国国会的访问研究。 2005年2-4月,作为香港大学法学院首位Leslie Wright Fund所资助的访问学者,在该院作访问研究。 2004年,参加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宪政研究”,次年完成论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读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改革文件》,3万字。 2005年8月起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德国代议制研究》,并以“良好”结项。 2006年,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第14号“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并完成论文“法治现代化与民主”,8万字。 2006年主持北京市人大理论研究会重点课题“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制度研究”。已结项。 2007年,参加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地方政府创新研究”,并承担其中的子课题《地方责任政府建设》。 2007年,主持北京市人大理论研究会重点课题“监督法与地方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研究”。 2008年,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8年,参加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重大攻关项目(2006XNZD002),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负责撰写两篇论文,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的成长、改革开放以来人大在预算制定和预算执行方面的作用,均已通过验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