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东
求学经历:
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四年后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2年起任教于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系,讲授西方美学史及哲学原理
1984年起任教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西方美学史
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主修中国美学史
1989年完成有关宋代美学的学位论文,并于次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91年起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2000年起供职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任教授、博导
项目主持:
主编《中国学术》杂志,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创办于2000年,已出版24期
(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全额资助,公认为整个华文世界匿名评审最严、学术质量最高的杂志)
主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创办于1988年
(已出版汉学名著一百余种,另有数十种待印,公认为国内译介汉学成就的最大和最权威园地,也是当今国内第一大学术丛书)
主编《人文与社会译丛》,译林出版社,创办于1999年
(已连续出版译著近八十种,后续选目还有六十种,公认为国内译介政治哲学与社会思想经典的权威系列,也是当今国内第二大学术丛书)
主编《西方的日本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即出(今年刚刚开始创办,选题超过五十种,目前已经进行了前十六本,将囊括近几十年来西方有关日本研究的主要精华)
国际交流:
曾经访问交流或客座教学的境外学府包括:
美国的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爱默思学院、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洛杉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尔湾加州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科罗拉多学院、佛蒙特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创价大学和纽约社会科学新校
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和特利尔大学
法国的巴黎高等社会科学学院
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日本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丹麦的奥尔胡斯大学
澳大利亚的莫纳什大学
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和爱丁堡大学
台湾的辅仁大学
香港的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
澳门的利氏学会
主持“中国学术讲坛”,为此曾先后邀约国际同行如查尔斯?泰勒(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鲁道夫?瓦格纳(德国海德堡大学)、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周锡瑞(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柯文(美国卫斯理学院)、安乐哲(美国夏威夷大学)、苏源熙(美国耶鲁大学)、李湛忞(美国纽约社会科学新校)、王国斌(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杜赞奇(美国芝加哥大学)、德里克(美国杜克大学)、达德利?安德鲁(美国耶鲁大学)、罗多弼(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李孝悌(台湾中央研究院)、巩涛(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教授,来到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涵芬楼的讲台。
讲授课程:
《艺术哲学:感性快乐的诸原则》
《比较美学专题:悲剧在中国的诞生》
《艺术与文化》
《比较文学文选》
《英语世界的中国研究》
《美国人的中国形象》
《国际汉学专题:西方著述中的先秦哲学》
《思想史专题:伯林笔下的近代西方思想》
《思想与社会:民族主义与现代中国》
主要著作:
《审美文化的兴盛与失落》,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1989年
《刘东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浮世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理论与心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华文明读本》(主编),译林出版社,2009年
《用书铺成的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
《道术与天下》,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马克斯?韦伯》(译),(英)弗兰克?帕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译),(荷)范坡伊森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卢梭?康德?歌德》(译),(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三联书店,1992年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译),(法)谢和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食物》(校),(美)尤金?安德森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校),(美)史华兹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另有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社会兼职:
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
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中国矿业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帕米尔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凤凰文库?海外汉学系列》主编,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凤凰文库?文化与社会系列》主编,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大学之忧》丛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杂志《后殖民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编委;
国际杂志《中国研究书评》(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通讯编委;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译丛刊》编委;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清史译丛》编委;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专家委员会委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阅读中国》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委;
《世界汉学》杂志编委;
《博览群书》杂志编委;
《国际汉学》杂志编委;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