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特和法尔 [1]强调了创新的积极性质,“……在一个职位上、团队中或组织内,对想法、工序、产品或流程有意的引进和应用——这些想法、工序、产品或流程对于采用它们的相关部门来说,属于新鲜事物,旨在能够显著有益于个人、团队、组织或者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第9页)在本报告中,我们采用了NESTA对创新的定义,它是“与想法的创造与适应相关的革新,这类革新或是对世界是全新的,或是对国家/地区是全新的,或是对行业来说是全新的,或是对公司来说是全新的。”这是有意对创新下的一个广义概念,它超越了创新的传统观念,过去常把创新限定在技术与产品的开发上,或者是研发环境上。NESTA的定义涉及所有领域,涵盖了新型服务、商业模式与流程。 苏·马多克,白厅创新中心主管,支持这样的观点:“创新是关于关系的,而非产品……将创新标记为产品创新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它遗漏掉了一整群的人。”
我们的多数受访者认为,因为在不同组织里有不同解释,“创新”这个术语没有用处。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明,能够把“创新工作”表述清楚的组织,更可能在激励创新行为的尝试中得到成功。基于本报告的目的,我们提到了创新工作和创新行为。我们承认,创新是一个包含了创意产生和创意执行各方面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许多不同的人力资源的过程。我们的文献综述对涉及定义的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
2.2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新工作将得到加强
历史证明,危机常能刺激创新。惯于创新,是组织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所能做出的几个仅有的前瞻性应对办法之一。我们的访谈证实,在所有领域中,从小企业到国际集团,大多数组织对待创新都非常认真。“现在,有一种比以往更强烈的对创新的紧迫需要。随着组织表现出对于利润回报的更高关注,创新上的优先性已经改变。”(乔·本特利《IBM全球服务事业中的创新领导人》)。
这一观点得到了我们调查结果的支持,对组织来说,创新仍然是一件极受重视的紧迫事务。调查中,850位问卷回答者的绝大多数(78%)表示,对他们组织的工作日程来说,产品、流程或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很重要”或“极为重要”。超过一半的问卷回答者(58%)指出,由于经济不景气,在过去的12个月中,创新的重要性已然上升。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经济形势将会推动创新工作。如图1所示,约一半的问卷回答者赞同或强烈赞同“团队成员将会更加协作”,“个人将会得到更多自由与机会去创新”。 此外,大多数问卷回答者赞同或强烈赞同“对创新的重视度将加强”(70%)。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这是意想不到的强烈认可,表明创新要在冲破经济萧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超过一半的问卷回答者还是赞同或强烈赞同“控制将会更加集中化”,三分之一赞同“团队成员之间的竞争将加剧”,而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两方面都是创新工作的阻碍因素。
我们受访者的回答还表明,一些组织把当前的经济形势看作在业务各方面进行创新的强烈诱因,与此同时,另一些组织则表示会集中在特定类型的创新工作上,比如业务流程上的增值型创新,比起更为彻底的创新形态来说,这对资源的要求当然要少得多。“创新通常和新产品开发联系在一起,但在当前形势下,重点应该转到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上来,以使我们拥有的资源最优化。”( 彼得·哈里森,一家立足英国的创新改革顾问公司Entheo的创新经理)。 “经济危机应该作为创新的催化因素。如果不把握这个机会,带来的长期损失将会前所未有之大。选择较低风险的计划以安稳地发展,这是我们过去早就采取的战略,而它失败了;对我们来说这并非正确的行事之道。”(克莱尔·惠特克,国际音乐制作公司Serious公司董事)。
虽然多数组织承认创新对他们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但文献资料同时表明,在经济萧条时期,许多企业常常会牺牲掉用于创新的财政资源。这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得到证实,有1/3的回答者认为,用于创新的资源将会由于当前经济形势而削减(见图1)。此外, 近1/3的受调查组织表示,目前用于检验新想法的资源与设施尚未就绪;更为紧要的事情是对他们仅有的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不过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大多数问卷回答者表示对其组织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77%),这是始料未及的。
许多受访者把员工参与度列为推动创新工作的核心资源。“我们知道员工参与度和组织绩效之间是有因果联系的。问题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会损害员工的参与度,人们在组织中有安全感和控制感的时候,会变得更加忠诚。员工仍会感到乐观的原因之一,就是危机有利于转变行为……差不多有一种对将发生之事的期待,以及因此产生的重大变革的更大的可能性。”(琳达·霍尔比奇,CIPD(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 Development)人事与发展特许协会)研究与政策部门前主管)。
[1] West, M.A. and Farr,J.L. (1990)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t Work: Psych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Oxford: John Wiley & Sons. 原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