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施工文件资料翻译 |
日本为了大幅度的提高住宅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改善现场施工条件,降低工程造价,取得规模效益,从60年代第一个住宅建设五年计划开始,推行住宅工业化的产业政策,通产省和建设省分别制定了住宅生产工业化促进补贴制度及住宅体系生产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此外还对新部件的生产提供低息贷款。这一战略性的举措给日本的住宅建设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的住宅部件,产品的生产、组装,甚至全套房屋构配件的生产、加工和组装都逐步转移到了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大量的住宅新产品、新材料、新体系的开发、推广和普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减少了市场风险,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稳定的质量,较短的工期,低廉的成本。大和房屋工厂是一家设在奈良,以生产加工供应成套轻钢结构体系低层住宅,自动化程序很高的工厂,全厂职工480人,每月可生产900套,7万平方米的住宅,这些加工好的构配件运到现场后每平方米仅需1.1个工日就可以变成一幢幢现代化的住宅了。 日本推行住宅产业工业化的特点,一是政府调控和指导的力度大,通产省负责住宅产业结构方面的工作,建设省侧重住宅产业技术开发方面的协调,对涉及多部门需要协调和决策的,则先由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提出意见,由通产大臣拍板。二是突出重点,每个五年计划都确定了一两个住宅产业技术开发研究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从高层住宅工业化体系,节能化体系到现在的智能化住宅体系和生态住宅体系,集中优势兵力协同攻关、各个击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目标。三是财政金融强有力的支持,调动企业开发应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始终把住宅标准化,模数化放在优先位置,为企业实现住宅产品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和供应创造良好的条件,日本对住宅材料、设备、部品、性能、结构、安全性等方面的标准非常详细和配套。五是建立优良住宅部品的认证制度;促进技术进步,奖优罚劣。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