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网络文件资料翻译 |
三个新城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均已初步形成了道路网络主骨架。例如,顺义对外联系的道路有京顺路、机场高速、机场北线、顺平路等,新城内部有顺西路、新顺大街、光明街、中山路、府前街、顺平西路等,基本构成了新城内部、新城与中心城、新城与周边新城之间的道路网骨架。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路网密度偏低 例如,通州城市道路现状总里程为357.3公里,规划总里程为956公里,现状路网密度为2.6公里/平方公里,规划路网密度均为6公里/平方公里左右,现状道路规划实现率较低,路网密度均偏小。 (2)网络结构、布局、功能层次尚不合理 网络布局尚不合理。例如,通州原有道路系统受铁路和河流的制约,主要干线道路形成基本延河流走势布置的“大”字格局。其后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与中心城相类似的方格网道路布局。这两种道路在布局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不协调,造成城区道路东西强、南北弱的结构,对整个新城的道路网结构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东西向道路通达性较好,而南北向交通则主要依靠新华大街、九棵树西路和滨河路进行组织,通道较少,流量集中,道路压力较大。 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例如,顺义和通州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之间的结构比例分别为,1:0.6:1.6和1:0.5:1.9。目前研究认为,三个等级道路比例关系呈1:1.5:3较为合理,目前新城支路比例明显偏低。 (3)过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干扰城市交通 大量过境车辆,尤其是货运车辆穿越新城中心,对新城内部交通造成了极大的干扰,造成交通拥堵,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通州新城内,京哈高速公里穿城而过,造成北关环岛等交通十分紧张,路口压力很大,成为交通拥堵的重点地区。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