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经济
1.自然资源
智利为铜矿之国, 还是个拥有非常丰富森林资源的国家, 其国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是林业。智利林业产品出口额达24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7%, 成为居铜之后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智利政府非常重视保护森林资源和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最近5年来,平均每年植树11万公顷。目前, 植树造林面积已达180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森林资源继续增长的国家之一。智利拥有十分丰富的矿藏,已探明的铜储量为1.85亿吨,占世界铜蕴藏量的1/4。
2.经济简史
于1541年智利沦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1818年智利正式宣布独立,成立了智利共和国。智利的经济支柱一直为农业和矿业。七十年代初,阿连德政府推行外资铜矿国有化、没收了庄园、土地改革等民族民主改革措施。1973年智利的通货膨胀率高达508.1%,大批工人失业,市场供应紧张。同年9月,阿连德政府被推翻,陆军司令皮诺切特执政。面对经济困境,智利军政府实行了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定价、自由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
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铜价下跌,智利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1975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1.3%。1976年经济开始回升,1977至1979年的三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八十年代初,智利再次出现了一次十分严重的经济危机。1982和1983 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下降了13.1%和 0.7%。1985年,智利军政府提出振兴经济的新经济政策,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将扩大出口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心环节,发展外向型经济,使智利经济开始走上稳定增长的道路。1984至1989年经济6年连续增长,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0%。1990年3月,艾尔文就任总统,针对1989年经济过热的现象,智利政府采取了一些降温措施。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
3.经济概况
智利为中等发展水平国家。八十年代起,智利政府采用“芝加哥派”经济理论,执行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1990年文人政府上台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并强化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1984年以来,智利经济以年均6.5%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其经济模式被世界和西方国家誉为拉美经济发展的样板。1996年,弗雷政府继续加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内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完成了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经受住了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1996年经济增长6.7%。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1995年农、林业产值为4362.9亿比索(按1986年价格)。全国有85.8万公顷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84.1 万人为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553.82万的6.5%(1995年)。1995年全国有18.74万公顷的水果种植面积,出口额为10.5亿美元。全国森林覆盖面积9.87万平方公里,主要林产品于木材、纸浆、纸张等。有12.93万平方公里的牧场面积,1995年产牛肉45.1万吨。1995年渔业产值为772.8亿比索(按1986年价格),捕鱼741万吨, 鱼产品创汇17.82 亿美元,鱼粉出口额6.2亿美元。1995年农、林、牧、渔业出口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55%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总就业人口的25%从事工业劳动, 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食品加工和采矿业、石油精炼、造纸、化工等。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是采矿业,铜年产量约占世界的15%。石油冶炼产品、粗铜和精炼铜、水泥、粗钢、生铁、葡萄酒为主要工业产品。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3).服务业概况
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总就业人口的50%为从事服务业的人员, 尤其是在金融和商业服务领域比较发达。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除原有的沿海海滨和南部的风景区外, 近几年又投资开辟了一些新的旅游点, 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建造滑雪中心等。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673亿美元;
人均收入(1995年):470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5年):8.5%;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452.850比索
通货膨胀率(1995年):8.2%;
失业率(1995年):7.3%;
|
|
相关信息
- 世界各国介绍
- 世界各国地图
- 世界各国国旗
世界各国语言
- 我们可以翻译的各种语言
-
请参见我们可以翻译的各种语言类别和相关信息
智利简介
智利地理
智利人
智利政府
智利经济
智利通讯
智利交通运输
智利军事
智利文化教育
智利农业
智利外交问题
智利国旗
智利地图
西班牙语翻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