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碟字幕玄机朋友阿玉,正宗DVD发烧友。家中藏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当然,99%都是盗版商“出品”。前几天,笔者又去阿玉家蹭碟,话题自然离不开那些塑料圆盘。
“刚开始不懂,买的碟都没‘品牌’,字幕经常按单词而不是整句话翻译,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忆起淘碟“菜鸟期”,阿玉至今仍摇头,“后来才知道买盗版也得看‘品牌’,字幕质量有保证。哪怕现在满街卖的美剧压缩碟,也要买‘品牌’。它们很多都从网上下载,网络翻译水平会直接影响观赏……”
对此,笔者亦有体会。平时买碟,发觉有些就是从网络下载,影片伊始,往往出现“ⅹⅹ网”及“ⅹⅹ字幕组制作”字样。翻译水平优劣,一目了然。而在许多碟友论坛上,也有不少探讨盗版碟字幕的帖子。由此,网译水平之于碟商口碑,重要度“可见一斑”。
好,既然说到网络翻译,就来聊聊这个群体。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这一“非正规”翻译行当,正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掘金新贵之一。
涉足范围广泛所谓网络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相对于传统翻译,网络译者主要通过网络接受翻译任务,或纯为自娱,或在惠及大众的同时获取一定报酬。其影响力已在诸多领域中体现。
在影视领域,如前两年美剧《越狱》热播,无数网友追看剧集,一批网络译者扛起翻译对白重任,并抓紧上传,以飨网民。又如2008年6月27日,动画片《机器人瓦力》在美首映,但24小时后,内嵌中文字幕的该片已可在互联网下载,“幕后功臣”又是网络译者。在游戏领域,如任天堂的
NDS从未在中国内地发行,但在各游戏社区,从《幻影沙漏》、《昆虫大战》到《索尼克大冒险》,都能找到免费破解并译成中文的版本。是谁的功劳?还是网络译者。
在文学领域,如译林出版社的《芒果街上的小屋》一书,因文字清新而广受热捧。据媒体报道,此书译文乃译者赋闲期间,出于兴趣译后贴在私人博客上。该书责编看到后,遂决定购买版权。又如2007年7月23日,在《哈利波特7》英文原版全球同步发行后第3天,一个网上翻译小组合力完成该书中文网络译本,满足了网上读者需求。对此,有出版业人士坦言,网络翻译尽管良莠不一,但也藏龙卧虎,一些自诩业余的网络译者,实际非常专业。
兼职从业较多据了解,目前国内多数翻译公司只有少数专职译员,多数翻译任务要靠兼职人员完成,比例高达90%以上。
“市场有需求,就有兼职翻译出现”,有资深网络译者表示,随着网络快速发展,各式翻译软件不断出现,借助翻译工具和搜索引擎,不少人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当然,许多网络译者自身语言能力较强,并有一定专业知识。在兼职网译队伍里,学生和高校教研人员不少。
如某高校二年级研究生小宁,和许多同学一样常在课余做兼职。其中,翻译是她兼职时间最长也最喜欢的一份工作:既能利用空闲挣零花钱,又能多接触外语,提高水平。除了熟人或翻译公司介绍的工作,小宁有时也会直接在网上找任务。因为在许多网络译者的兴趣小组里,时常会有招聘兼职翻译的启事。若感兴趣,可以在网上进行联系,通过网络发送原稿和译文,约定交稿及付款时间。报酬一般按字数计算,价格视稿件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一些网络译者认为,类似小宁这样的兼职翻译既为自己提供锻炼机会,也为翻译公司节约人力成本,如果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增加个人收入,就是一件双赢的事。
带来良性竞争当然,网络翻译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满足了“快餐时代”的消费者需求。但如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原作者、翻译者和出版者的多方利益,成为网络翻译背后潜藏的问题。
有观点指出,无论主观上是否以商业为目的,若网络译者未经作者授权,把译稿放在网站上供网友自由浏览、下载,就有侵权嫌疑。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若网络译者把译稿放在私人博客,就不会有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旨在联系交流,很多微妙的东西很难做界定。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并不是说所有用到原作者的东西都要事先征求同意。
可见,网络翻译的出现至少给传统翻译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挑战。对于许多网络译者的辛勤付出,还是应当予以肯定。他们目前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翻译质量,使自己的劳动得到网民和客户的认可。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英语系教师张凌指出,网络译者队伍的形成,给翻译界带来了良性的竞争环境。
华译网同声翻译公司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