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译网评论:我们认为黄义友针对翻译市场混乱问题提出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但是很不全面。比如对于做好翻译的要素,他提出的四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最重要的无非以下几点:1、公共外语水平,这个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做了很长时间的翻译工作但是其公共外语还不过关;2、中文水平,这个与外语同等重要,这里说的中文水平不是在学校就能学得的,中文系和外文系的老师未必全部明白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中文水平。中文水平的提高在于反复仔细斟酌每句话的表达方式;3、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通俗地讲就是其脑子要好,一个糊涂蛋是无法胜任翻译的,一个脑子不太灵活不太清晰的人是无法翻译的。这一点某种程度上说是天生的,所以说做翻译必须有天赋的。所以,我们经常说做翻译必须是重点大学的正规大学的毕业生;4、具备渊博的知识水平;5、对翻译对象涉及的专业内容必须是内行的。
----------------------------
中国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做的翻译工作越来越多,翻译相关的文卷著作也好,各类的杂志也好,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翻译工作者的水平却出现了层次不齐的现象,尤其是大量没有专业执照证书的翻译工作者也混入到翻译界来。您在两会的时候也提到要为翻译立法。如何在确保翻译人才数量的基础上,保证翻译的质量?
黄友义: 现在翻译市场比较混乱的原因是,翻译活多,但翻译的专业人太少,非专业人只好介入。根本任务是要快速的培养一支能够胜任翻译的专业队伍,这个专业队伍要适合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我们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比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现在有一个可喜的现象,一百多所大学开设了翻译硕士专业课程。我们当年上学不是上翻译专业,我们学的是外国语言和文学专业,翻译专业是实践中逐步学会的。现在,条件要好多了。一个人光掌握外国语言文学不等于会翻译。翻译工作的背后包括文化知识、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查阅的能力、借助电脑等其它辅助性工具的能力,这些都具备了,才能当好一个翻译。与此同时永远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人员问题。我们呼吁通过翻译立法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翻译立法的过程又很长,要立一部法律谈何容易。在这之前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和媒体帮助呼吁,行业也要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