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
中国网: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工作始终是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先导,翻译工作者也长期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您如何看待和评价翻译在对外传播当中的作用的?
黄友义:翻译工作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紧密连接。从1949年中国建国以后,特别是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花了很大的力量把外国的技术、文化知识、新的理念、管理方法翻译成中文,丰富了国人的阅读和视野。但是今天形势有所改变,中国经济体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声音不仅是13亿中国人在听,世界六七十亿的人都在听。我们有一个责任是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我们更加重视把中国文化里面的政策理念、当代文化理念翻译成外文,中译外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外交面临日益复杂的局面,挑战越来越大。我们如何通过翻译,让世界了解我们、理解我们,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评价中国的翻译事业,那就是前几十年更多的是把外国的东西引入中国,现在,乃至于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是要更注意把中国的东西翻译成外文,这是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因为翻译环节影响着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