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2月下旬开始,在太原五一广场北的上官巷、文津巷、侯家巷附近,居民们常看到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在流浪,夜晚则在街头露宿。
2月中旬,记者和老太太沟通时,得知其双目失明、双腿疼痛无法行走的状况后,曾试图帮助这个老太太。在提出联系其亲人、送救助站等方式后,这名老太太均表示拒绝。
3月17日,本网记者经过侯家巷时,看到这名流浪老太太正摸索着向路人求助,便再次和其攀谈。老太太提出要借手机给几个人打电话,本网记者由此得到了她的亲人的电话号码,和其同父异母的弟弟申晨光取得联系。20日晚,申晨光向本网记者讲述了流浪老太的曲折故事。在随后记者联系这位老太太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对她进行救助时,却遭遇一系列波折。
命运多舛婚姻失败 爱儿心切却成伤害
流浪老太名叫申兰萍,1951年出生。1970年父亲去世后,申兰萍参加了工作,先是去了省铁建,后在太原市河西区第二研究所里担任日语翻译,并与杨某结婚。1977年,儿子杨南出生。1984年,申兰萍与杨某离婚后,带着孩子去了杭州,开始了第二次婚姻。1990年返回太原后,申兰萍与第三任丈夫高某结合,生活两三年后离婚。离婚后,申兰萍和儿子生活在高某位于太原市桃园二巷的外贸宿舍里。
1996年,杨南参军到省消防总队忻州支队。1997年,杨南在写给母亲信里提到了部队训练的艰苦,申兰萍很担忧,托朋友去看望儿子。吃饭时,支队长提出打算让杨南作部队文书,并准许他回家探亲三天。
在这三天中,申兰萍四处筹款打算给领导送礼。款未凑齐,杨南误了归队,打电话向部队说明会迟一天返回时,支队上级领导接了电话,部队点名时未见杨南。支队长在电话中说可能会按逃兵处理。本是一句催促归队的话,却从此拉开了一个悲剧的序幕。
听到“逃兵”二字的申兰萍受到惊吓,再也不敢让儿子归队。变卖家产、辞掉工作后,申兰萍带着儿子开始了“逃亡”之旅。据申晨光讲,申兰萍带着儿子去天津躲了几年,部队在四处找不到杨南的情况下,给杨南户籍所在地——太原市三桥派出所下发退兵通知,对杨南进行部队除名。
1999年左右,和儿子一起返回太原的申兰萍拿到退兵通知后,认为部队在未见到本人的情况下单方面除名侵害了儿子的利益,便开始了上访之路。期间,恰逢桃园二巷住房拆迁,三桥街道办事处要求居民把户口迁走。申兰萍和儿子的户口便迁往申晨光户口所在的和平南路派出所光华社区,从此,申兰萍在为儿子维权的同时,又开始为要回房子而奔走。
这个时期的申兰萍,因精神高度紧张开始疑神疑鬼,她总怀疑有人跟踪她、监视她,为躲开“监控”并保护儿子,她和儿子租住在旧晋祠路的南上庄村,并把儿子封闭在家中。申晨光考虑到姐姐的这种状况后,决定将母子俩分开,给杨南找一份工作。可是没几天后,担心儿子的申兰萍再次和儿子搬到一起,在家里继续写告状材料。
“在三四年的封闭中,杨南每天面对告状材料,精神也高度紧张,需要大把大把吃安眠药才能入睡。”申晨光说,杨南无处发泄心中的苦闷时,就开始喝酒闹事。因影响到其他房客,房东不得不请他们搬走。
弟弟照料出钱出力 负担沉重几近崩溃
有一次,杨南闹事时动了刀子,申兰萍阻止儿子时受了伤。医生告诉申晨光,母子俩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必须住院。在2005年初,母子俩在精神病院治疗了两个多月。申兰萍经治疗后有所好转,而杨南则拒绝吃药,并在情绪上很敌对。出院后,母子俩仍要住在一起,申兰萍继续写告状材料,杨南提出要母亲给筹3万块钱做生意。
在多年资助姐姐及外甥生活的过程中,申晨光除了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精神压力。“三天两头,房东就打来电话了,说杨南又闹事了,要我给他们重找房子。”为了把对自己家庭的影响降到最低,申晨光瞒着妻子面对这一切,每个月至少要给他们拿2000元。为此,他不仅得罪了自己的房东朋友,还欠下了不少外债,此时,他已经无法给杨南筹到钱了。
申兰萍不忍心对儿子说出实情,只好骗儿子说钱很快就能筹到,失去耐心的杨南开始痛打母亲。2009年,申晨光发现姐姐被杨南打得鼻梁塌陷、眼睛肿胀;2011年夏天,杨南把母亲打得眼睛看不到东西,路也不能走了。此时的申兰萍,仍旧记挂着儿子喜欢吃某饭店18元一份的鱼香肉丝,在问申晨光要到钱后,马上去买了一份鱼香肉丝给儿子吃。被儿子打怕的申兰萍开始陆陆续续游荡街头,路人数次报警通知申城光将姐姐领回。
2011年10月左右,杨南又找到申晨光要钱,说打算去外地打工。申晨光帮其买了衣服、车票、食物,希望外甥能开始新的生活。谁知一个多月后,杨南还在太原游荡,钱一花光就找母亲要。
“姐姐找我要钱时,杨南来了,她吓得发抖,大小便失禁,但仍不肯回家。”说到这些时,申晨光有些哽咽。他说,他并不在乎资助姐姐和外甥,只要他们能安静生活、不要闹事就好,可是随时打来找他承担后果的电话常常让他觉得精神几近崩溃,妻子也为此和他发火。
“前天,派出所又打来电话,说杨南在街上把别人汽车玻璃砸了,让我过去赔钱”,申晨光叹了一口气说。
申晨光说,在这些事情发生的过程中,申兰萍、杨南母子户籍所在的和平南路派出所小井峪街办光华社区曾数次伸出援手,打算给母子俩办理低保。申兰萍之前的户籍所在地也曾试图帮她找房子,但申兰萍拒绝提供任何户籍材料、身份证明,她说自己只想找回自己的房子,而且要给儿子维权。
2012年3月20日,本网记者联系到光华社区主任侯秀峰及书记马彩云后,他们表示,曾联系万柏林区民政局等处,为申兰萍母子的事情多次努力过,为了给其儿子找工作,还帮其办理了二代身份证;社区曾试图帮申兰萍联系敬老院,但因其有成年的儿子,不符合条件,而且申兰萍拒绝提供户籍材料,致使二代身份证、低保、廉租房等均无法办理。
当天下午4点左右,马彩云、侯秀峰等四名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申兰萍所在的太原市侯家巷,再次与其商议先把其送往太原市救助站,随后在两三天内着手为其办理低保、申请廉租房等事宜。申兰萍拒绝,再次说起儿子被非法出名及房子拆迁一事。几个小时的苦口婆心劝说无效后,因担心申兰萍身体状况,社区工作人员与文庙派出所民警将申兰萍送往太原市救助站。
在救助站院里,申兰萍拒绝进入房间,并称要找儿子,但拒绝提供儿子电话及位置。社区工作人员、救助站人员数人劝说无果后,马彩云又联系了区民政局等处,还拨打了市长热线等寻求事情解决的办法。因救助站有被救助者必须自愿接受救助的规定,申兰萍无法被留在救助站。此时,申兰萍的亲属也拒绝接收她。
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多,无奈的社区工作人员只好决定先把申兰萍安置在旅馆。可是返回市区后,多家旅馆都拒绝接收申兰萍。临近夜里十二点时,申兰萍又一次坐在街头的墙角下……
3月21日上午,马彩云打来电话说,杨南上午到光华社区要钱。马彩云要求他去照顾流浪街头、双目失明的母亲,并希望他能配合社区说服其母亲申兰萍,以促成低保及廉租房的申请。杨南答应后便离开了……
马彩云表示,他们会继续努力,帮这对母子安顿好今后的生活。对于此事的进展,本网将继续关注。
山西新闻网记者 葛海霞
华译网翻译公司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