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迎来了两位特殊小病人——4岁的俄罗斯双胞胎姐妹卡米拉(音)和卡莉玛(音)。两个小姑娘身患痉挛型脑瘫,父母带着她们万里迢迢来到成都寻医,可一家人不懂中文,也不会英语,只能用俄语和德语交流。因为语言障碍,这给医生了解病情和双方交流带来了很大不便。
八一康复中心的医生们希望找到会俄语的志愿者,协助俄罗斯小姐妹就医。
小姐妹的父亲施尔万(音)说,双胞胎女儿7个月零3周时早产,随后发现她们患有脑瘫,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坐立
行走。从此,夫妇俩带着孩子踏上了求医之路。
前不久,施尔万打听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孙成彦教授治好了俄罗斯的脑瘫孩子,便萌生了带孩子到中国治病的念头。7月1日,施尔万夫妇带着双胞胎女儿来到上海。由于孙成彦接受了“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工程”的聘请,手术几乎都安排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进行。在上海看过门诊后,孙教授建议施尔万带孩子到成都治疗。
7月4日,施尔万一家到了成都。施尔
万夫妇都不懂中文、不会英语,来中国后都由懂俄语的中国朋友董先生帮忙翻译,但董先生也有工作,没法一直留在成都。
一到医院,施尔万就连忙询问医院有没有人会说俄语或德语,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有些失落。了解情况后,医院脑瘫中心副主任、脑瘫外科主任罗晓琦发微博求助,希望能找到会俄语的志愿者,在俄罗斯小姐妹住院期间提供协助及陪伴。
对于志愿者的要求,罗晓琦说,除了语言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有爱心就行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阳虹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