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景区标语 提升城市文化
----记“青春博译”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服务队京华园标语翻译之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旅游景区双语标语,7月14日,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春博译”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服务队赶赴位于小冀镇的国家AAAA级景区京华园,在此进行标示语考察翻译纠错活动。
 |
在景区发现几处翻译错误的标识语 |
 |
外国语学院青春博译翻译调研服务队京华园之行 |
在本次活动中,队员首先收集景区各类标示语,在对景区标识语的汇总查看时,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凭借严谨的专业翻译知识,仔细查找错误,例如,队员发现在水帘洞门口的介绍标识上,英语单词“when”被错误拼写成“whent”,此外,许多翻译用语过于生硬,不符合专业英语翻译要求。及时向景区相关人员反应。随后,,队员对当日景区游客及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交流。部分游客认为,国内部分景点外籍游客较少,双语标示语无法真正为游客带来方便。景区管理人员则称,景区双语标示语在提升景区水平方面作用较大,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专业指导。随着时间推移,蒙蒙细雨逐渐转成中雨,但各队员仍然冒雨进行考察,针对收集到的所有标语,队员们相互协作,认真更改错误,并与景区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在实地考察时期结束后,我院会对景区标语进行及时反馈。最后,全体队员就“景区双语标示语是否应该去掉”进行讨论,经过激烈讨论,队员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双语标示语在传播中国文化,推进国际交流方面意义重大,应该严格规范。至此,翻译调研服务队京华园之行圆满结束。
 |
外国语学院青春博译翻译调研服务队京华园之行 |
本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高校学生更好的承担起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责任。同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李梦莹 张亚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