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译新闻 |
|
|
 |
项目管理 |
|
|
 |
服务优势 |
|
|
|
田科武:翻译让我保持年轻和活力 |
43岁的田科武,他的工作职务是《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他的兴趣带给他的另一重身份是青少年经典教育书的翻译者。而他最为看重的角色,则是 10岁女儿的父亲。陪伴女儿,被他视作与繁忙的媒体工作同等重要的一件事情,由于工作原因,他自觉亏欠女儿很多。但几年来,他用对家庭教育题材的持续翻译,以独特的方式陪伴女儿成长。
为了女儿,有时候已经成了下意识的东西:“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家有爱女 我想为我当时还不到七岁的女儿小田田做点什么,我想让她为拥有一个虽年近不惑仍然上进而勤奋的父亲感到自豪,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她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
这些年来,经田科武之手,很多国外家教书和青少年图书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自尊男孩手册:培养快乐自信男孩的100个建议》、《自尊女孩手册:培养快乐自信女孩的100个建议》、《嗨!青春期:9-16岁男孩女孩专属读本》。这些书,不仅教育理念更先进,而且其写作和制作也更符合孩子们的阅读和接受心理。
这一次,田科武翻译的是中学生成长自助读物《男孩成长攻略》(全五册)、《女孩成长攻略》(全五册)。
记者:翻译这两套书更多是出于兴趣,还是有其他原因?
田科武:当时决定翻译这两本书,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小田田做个表率,让孩子看到一个勤奋、上进的父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孩子有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现在做翻译,原因更综合:一是要继续为孩子做表率,示范带动孩子积极上进;二是想学习借鉴更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把小田田培养得更加健康自信;三是因为自己爱上了翻译,爱上了与人分享好的东西。我已经翻译出版了8本家教和少儿读物,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记者:翻译这两套书对你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书中有没有颠覆自己此前观点,或是让你特别印象深刻的例子?
田科武:任何一次翻译,其实都是学习的过程。翻译这两套书倒不至于颠覆我此前关于孩子教育的理念,因为我大学时学的就是青少年教育,此后也一直从事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研究。但是,翻译这两套中学生成长自助读物,让我对当今青少年的成长压力和困惑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我们都是从小孩发展过来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过许多烦恼和困惑,当时的许多烦恼和困惑在大人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成长道路上一个个小小的土坡,在我们心里俨然一座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我们非常渴望家长能推我们一把,助我们翻过那一座座大山。但一旦成年,我们往往就忘了年轻时候的苦与乐、哀和愁。曾经困惑至极、如今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常常对自己孩子的压力、痛苦和烦恼不闻不问、不屑一顾,更增添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记者:这两套书透出的教育理念,你觉得对中国家长和孩子来说最有价值的在哪些方面?
田科武:这两套书和国内的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各位作者并不试图和孩子们讲道理,并不试图说服孩子,而是首先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压力和困惑,进而启发孩子们思考应对之策。随后的权威专家的对策建议,坦诚、直截,没有任何俯视孩子和说教的意味,很容易得到孩子们的认同。
说到底,两套书的写法,也透出了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重大分歧。中式教育喜欢直接交给孩子答案,并常常迫使孩子不情愿地接受一些大人认为正确的东西。而西式教育注重启发,更愿意尊重和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在外界力量的帮助下,发展出独自应对困难和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记者:翻译过这套书之后,你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有一些改变?如果有机会和孩子深入交流,你最想告诉孩子的是什么?
田科武:我个人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翻译这两套书让我对当今孩子的成长压力和困惑有了更深刻的体认,随着自己的女儿即将跨入美好而动荡的青春期,我会更加专注于孩子的内心变化,洞悉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小的压力、困惑和问题,并和她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她解决问题、直面成长烦恼的能力。如果有机会和孩子深入交流,我会告诉她,成长是美好的,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别人也会遇到,所以没有必要恐慌。这是缓解孩子成长压力的最好办法之一。
记者:翻译过这么多国外关于青少年成长教育的书后,在你看来,国内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何建议?
田科武:和先进的国外教育比起来,国内教育确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中国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生活上多溺爱、学业上高期望、方法上重灌输,由此导致孩子从上小学的那一刻起,就存在学习动力过弱、心理压力过大、生活枯燥乏味、个体发展存在缺陷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给学校给家长松绑,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办到的。作为家长,应该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成就动机,让孩子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乐趣、体验到成就感,在我看来,这几乎是唯一现实可行的办法。
记者:你如何看待近年来备受媒体关注的“虎妈”、“狼爸”?你认为他们的教育方式可取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家长关注他们?
田科武:“虎妈”、“狼爸”式教育方式,对于他们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有效的,因为超高的要求和严厉的管教或许适合他们的孩子。但是,如果社会上出现对“虎妈”、“狼爸”式教育的普遍追捧,则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一种严重的成功焦虑。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快乐幸福的人,而不是培养所谓的“成功人士”。
解放孩子的前提是家长必须首先解放出来。所有的家长都追求“虎妈”、“狼爸”式教育,会毁掉一代孩子幸福的童年。 |
|
|
|